杨柳被叫“柳柳姐”,不由得小脸一红。
胡元华说道:“我只会唱胡传魁,别的不行。杨柳还是可以的,但是,她没有人推荐!”
杨柳却摇头:“有人推荐我也不去!就我身上这味道,谁靠近我谁嫌弃!”
陈援朝来一句:“我不嫌弃!”
杨柳白了他一眼:“去,小屁孩,你懂什么?”
她这个白眼,到陈援朝这里,就成了媚眼。
那一刻,在陈援朝的眼里,杨柳宛如一朵盛开的白玉兰。
李根突然问道:“援朝,你刚才说,乐器也会?”
陈援朝点头:“中午,我在田书记的办公室里,他专门拿了一个二胡来考我呢!”
在这个年代的农村,二胡是最常见的乐器。
钱士刚也问道:“二胡我这里没有,别的乐器你行吗?”
“你这里有什么乐器?”
“口琴,你会吗?”
陈援朝笑笑:“还行吧!”
“你等着!”钱士刚立即跑出去。
陈援朝知道,钱士刚有一只口琴,平时只能自己吹,别人连碰都不允许,嫌别人嘴里不干净。
半分钟之后,钱士刚拿着他的口琴跑进来:“你试试!”
陈援朝不接:“你不嫌我嘴臭?”
“哈哈哈哈!”大家都笑。
钱士刚摇头:“只要你吹得好,我就不嫌!”
陈援朝这才接过口琴。
他连着吹了《东方红》、《歌唱祖国》几首,但是胡元华他们显然不满意。
“这些曲子天天听,换个别的!”
“你们想听什么?”陈援朝开启了点歌模式。
胡元华低声来了一句:“苏联的曲子会吗?”
之所以要压低声音,因为这个年代我们和苏联的关系正僵着呢!谁听苏联的曲子,就是思想有问题,要挨批斗的。
“会!”陈援朝一边说,一边示意胡元华到门口盯着。
胡元华站在门外,见没有外人靠近,这才向陈援朝做个手势。
陈援朝先吹了个《红莓花儿开》。
曲子一响,大家就听出来了,不约而同地跟着唱。
“田野小河边,
红莓花儿开,
有一位少年最令我心爱……”
这几个知青中,就连年龄最小的杨柳,都比陈援朝大两岁。他们上小学的时候,学校里还是允许学唱苏联歌曲的。
陈援朝发现,杨柳在唱歌的时候,一双美眸总是盯着他看,并且闪闪发光。
对陈援朝来说,这样的目光无异于鼓励,他吹得更美了。
接下来,陈援朝又吹了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、《红河谷》、《喀秋莎》、《三套车》等曲子,大家也都会唱。
“不错嘛!”
“援朝真行啊!”
“多才多艺!”
大家纷纷夸赞。
陈援朝一时兴起:“我再吹一个,看你们会不会唱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