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忠义一脸惊讶。
杨铭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漏嘴了,挠了挠头,说道:认识,以前在镇上见过。
李忠义摇摇头,也没多想,说道:56
半是上面刚发下来的,我都还没摸过呢,你就别想了。
我记得你家以前有把老套筒,你会使不
杨铭点点头,说道:会!
老套筒其实就是德国产的
1888
委员会步枪的出口版,杨铭在部队的老军械库里鼓捣过,虽说没开过火,但对他这个用枪高手来说,上手那不是事儿。
李忠义从墙上取下老套筒递给杨铭,说道:走,去院子里亮亮你的枪法。
杨铭拿着老套筒来到后院,李忠义给了他一发子弹,然后用手电照着院子外头三十米远的一棵柿子树,说道:年轻人眼神儿好,你要是能打中那树上的柿子,枪就借你。
杨铭把子弹压进枪膛,瞄准了三十米外树上的柿子。虽说天已经黑了,但借着手电筒的光,足够他瞄准了。
他深吸一口气,扣动了扳机。。。。。。
砰!
清脆的枪声在夜空里炸开,手电筒照着的那颗柿子,一下子就被打成了碎渣。
枪声传出去老远,惹得周围的狗汪汪直叫。
好在这时候乡亲们对枪声都习惯了,特别是住在大兴安岭脚下的,谁家还没把猎枪啊。听到枪声,顶多嘟囔一句
哪个倒霉玩意儿又走大运,打着大野物了,也不会惊慌。
哟呵!没想到你小子枪法还真不赖,以前还藏着掖着,扮猪吃老虎呢!
李忠义笑得合不拢嘴,对杨铭说道:枪借你了,不过子弹就给你三发,可省着点用。
杨铭高兴坏了,连忙说道:谢谢福大爷!等我打着野物,指定给您送点下酒的肉来!
李忠义点点头,说道:你这小子枪法行,回头我安排你进村里的狩猎队。
杨铭也没咋在意进狩猎队这事儿,谢过李忠义,背着枪,兜里揣着三发子弹就回了家。
刘燕还没睡呢,坐在堂屋守着一盏油灯,迷迷糊糊地打着盹儿,就等着杨铭回来。
吱嘎
一声,门开了,一股刺骨的寒风呼地一下灌了进来,接着就见杨铭冻得直打哆嗦地走了进来。
刘燕被风一吹,打了个激灵,赶紧站起来,一看是杨铭,忙问道:猎枪借到没
杨铭得意地拍了拍背上的枪,笑道:借到了!明儿个天一亮,我就进山转转。
嫂子,不早了,赶紧睡吧。明儿个你给我烙俩玉米面饼子,我带着当干粮。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第二天一大早,刘燕给杨铭烙了俩纯玉米面的饼子,又煮了俩野鸡蛋,千叮咛万嘱咐,让他别往山里走得太深,早点回来。
秋末的雪不算厚,也就半尺来深。杨铭背着枪,踩着积雪就上了山。
山上白茫茫的一片,杨铭扛着枪,眼睛贼亮,四处踅摸。
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半山腰,日头也升到了头顶。
这一路走下来,杨铭肚子有点饿了,就着雪啃了一块饼子,靠着一棵大树歇了会儿。
昨天那野鸡感情是新手福利啊,这都找了大半天了,连个野物的毛都没见着,哪怕来只松鼠、雪兔啥的也行啊!
杨铭无奈地吐槽着,昨天那野鸡来得太容易了,过了新手期,老天爷今儿个可算是给他上难度了。
歇了一会儿,杨铭打算接着往山里走,今儿个不搞点东西回去,他坚决不下山。
正想着呢,突然瞅见前面有个黑黢黢的东西
嗖
地一下闪过。
就看那体型,指定是个大野物!
杨铭一下子来了精神,抱着枪撒腿就追了上去。
好不容易碰着个大货,可不能让它跑了,就是拼了命也得把它拿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