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路客

思路客>贬官三年:满朝文武求我登基 > 第17章 救国还是专给边将挖坑?(第2页)

第17章 救国还是专给边将挖坑?(第2页)

星河黯淡,唯有一颗赤星悬于关隘之上,摇摇欲坠。

徐谦眯起眼,低声自语:

“赵承业,你信命吗?”

“我不信。但我——就是命!”

……

夜风裹着血味撞进雁门关城门,火把在断墙上噼啪炸响,映得城中尸影幢幢。

赵承业的亲兵已尽数伏诛,尸体横陈在青石阶上,血流成渠,蜿蜒如蛇,一路淌进护城河的冰缝里。

罗屠的刀还滴着血,他站在赵承业尸首前,喉头滚动,像是要把胆汁咽回去。

方才那一剑,是他亲手斩下的——当“胡将”面具摘下,露出义营旗号时,赵承业疯了一样扑来,剑锋直取徐谦咽喉。

是罗屠横身一挡,刀光起处,人头落地。

“我……我曾想降胡。”他单膝跪地,声音沙哑,“那一夜在山坳,我跟兄弟们说,再熬不下去就投北营,换口饭吃……我……”

徐谦没看他,只蹲下身,从赵承业怀中抽出那封密信——刘瑾亲笔,墨迹浓黑,盖着内廷暗印。

“现在你杀的是叛将,不是降兵。”他终于开口,声音不高,却稳如铁砧,

“从今起,你不是匪,是边军。”

他伸手,将罗屠扶起。动作很轻,却把一座山扛到了对方肩上。

罗屠眼眶骤热,猛地低头,不敢与他对视。

他知道这一扶,不只是赦免,是收心,是立命。

从此他不再是山沟里苟活的草寇,而是守关人——哪怕这关,已不姓“梁”。

柳莺儿悄然落在城楼檐角,红衣未染血,银铃未响,可她指尖的剑尖,还悬着一滴将落未落的血珠。

她望着徐谦的背影,忽然觉得这人不像人,像一场灾,她低语道:

“你真是一场披着人皮的国运之灾。”

徐谦站在箭楼最高处,手中边防图缓缓投入火盆。

羊皮卷遇火蜷缩,墨线崩裂,山河图在烈焰中化为灰烬。

他看着那火,仿佛看见十年朝堂,内阁灯下批阅奏章的自己,也正在这火里烧成余烬。

“赵承业想用外敌压朝廷?”他冷笑,“我用他头祭边魂。”

话音未落,体内骤然一紧

国运模拟器在颅内轰鸣

【当前状态:雁门关易主,叛将伏诛,边防重构】

【国运值+40】

【冷却期缩短至七日】

【下一预判锁定:几日后,京中将派“代天巡狩”使,携圣旨南下,名义招安,实为诱捕——刘瑾亲信,兵部郎中将率铁骑三百,暗藏锁魂链、鸩酒与假赦书】

剧痛缓缓退去,徐谦抹了把嘴角渗出的血,笑了。

“圣旨?”他喃喃,“好啊,我正好缺一副棺材——给刘瑾量尺寸。”

他抬头望天,赤星已坠,晨光如刀,割开北方阴云。

雁门关的旗杆上,旧梁旗被斩断,断绳垂落,如一条被绞死的龙。

而新旗正缓缓升起——

黑底赤边,中央一“徐”字,如血写就。

小豆子抱着令旗跑来,气喘吁吁:“头儿,哨骑报,百里外发现朝廷驿马,旗号‘代天巡狩’……他们……他们真要来了!”

徐谦负手而立,他眯起眼,如一匹嗅到血腥的狼。

“来了好。”他轻声道,“我总得让他们看看——什么叫‘天命所归’。”

他转身下楼,脚步沉稳,每一步都像在丈量江山。

阿禾默默跟上,手中炭笔在纸上快速勾画,她画的是官道舆图,黄土长道,两旁荒山如兽伏。

柳莺儿站在原地,忽然问:“你要怎么接他们?”

徐谦停下,回头一笑,眼角还带着血丝,却灿烂得诡异:

“你说,是跪着接,还是站着接?”

风过城楼,新旗猎猎作响。

而在百里之外的官道尽头,黄土铺道,香案高设,一队朝廷使者正缓缓而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